视频那端,吴金浩低垂着头,肩膀压抑地耸动着,那句近乎破碎的“我不是废物…我能建起我们的灯塔…”像一记闷锤,狠狠砸在袁悠缘的心上。所有的疲惫、学术场上的硝烟、母亲的施压,在这一刻都被眼前这个脆弱又倔强的身影击得粉碎,只剩下尖锐的心疼和汹涌的愧疚。
她隔着屏幕,仿佛能触摸到他身上那股近乎自毁的拼命劲头,能感受到那份被现实反复捶打却仍不肯熄灭的、想要证明自己的火焰。这火焰不是为了别人,是为了他们的未来,为了那座遥远的“归途灯塔”。
“金浩…”袁悠缘的声音哽咽了,所有准备好的质问和担忧都化作了最柔软的心疼,“看着我,金浩。”
吴金浩没有抬头,只是更紧地握住了拳头,指节泛白。连日来的高压、挫败、不被理解以及袁母话语带来的刺痛,在这一刻找到了宣泄的出口。他像个迷路的孩子,在黑暗里撞得头破血流,终于看到了熟悉的光源,却委屈得说不出完整的句子。
袁悠缘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她知道,此刻任何责备或追问都只会将他推得更远。她需要的是理解,是支持,是让他知道,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
“金浩,”她的声音放得极轻,却带着穿透屏幕的力量,“我知道你不是废物。从来都不是。你是那个能用画笔点亮废弃灯塔的吴金浩,是那个在篮球场上拼到流血也不肯下场的吴金浩,是那个在MC里为我们建起‘星际联合基地’的吴金浩。你比任何人都清楚‘灯塔’的意义,它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辉煌,而是在黑暗里一次次点亮,一次次守望的坚持。”
她顿了顿,看着屏幕里那个微微颤抖的身影,一字一句,清晰地说道:“告诉我,你在‘建’什么?告诉我,你的灯塔遇到了什么风浪?让我…和你一起扛。”
“一起扛”三个字,像带着温度的钥匙,轻轻撬开了吴金浩紧闭的心防。他猛地抬起头,通红的眼睛里蓄满了泪水,混合着委屈、不甘和一种被理解的渴望。
“我…我在参加竞赛!”他终于喊了出来,声音嘶哑,“一个旧街区微更新的公益设计竞赛!主题是‘唤醒社区记忆’!我觉得…我觉得这就是我‘模块化’理念最好的试验场!不需要王总监点头,不需要集团资源!就靠我自己!我想赢!我想证明给他看,给所有人看,我的想法不是纸上谈兵!它能真正改变一个地方,点亮人们的生活!”
他语速极快,带着一种压抑己久的爆发力,将自己如何偷偷准备、如何搜集资料、如何设计模块、如何克服资金和场地限制的种种艰辛,一股脑地倾泻出来。说到方案被王总监和老李否定时的憋屈,说到连续熬夜画图建模的疲惫,说到袁母来访带来的无形压力…每一个字都带着滚烫的温度和沉重的分量。
袁悠缘静静地听着,没有打断。她看着屏幕里那个时而激动、时而沮丧、时而眼中又迸发出不屈光芒的吴金浩,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在篮球场上不顾一切的身影。他的热血,他的理想主义,他面对困境时那股近乎莽撞的拼劲,从未改变,只是被现实的尘埃暂时掩盖了。
“所以…你把自己搞成这样,就是为了这个竞赛?”袁悠缘等他稍稍平静,轻声问道。
“嗯!”吴金浩用力点头,眼神重新燃起火焰,“还有两天就截止了!我的方案…我觉得有希望!悠缘,我不是逞强,我是真的想赢!赢了,我就能有底气跟王总监谈,甚至…甚至能独立接项目!为我们的‘灯塔’攒地基!”
袁悠缘看着他眼中那份纯粹的、不顾一切的光芒,心头的阴霾仿佛被瞬间驱散了大半。她明白了他的沉默,他的拼命,他所有未曾言说的压力。这不是退缩,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冲锋。她为刚才的担忧和可能的误解感到一丝愧疚。
“傻瓜,”她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,却充满了温柔和力量,“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?你以为我会不支持你?会嫌你添乱?”
吴金浩愣了一下,有些赧然地低下头:“我…我怕你担心。你那边压力那么大…”
“我的压力,和你想要证明自己、为我们未来打拼的压力,是一样的!”袁悠缘打断他,语气坚定,“金浩,‘灯塔守则’里最重要的一条是什么?是‘真实的生命切片交换’!不是只报喜,不报忧!不是一个人硬扛所有风雨!我们是一个舰队,记得吗?舰队的船只在风暴里失去联系,才是最危险的!”
她的话像一道惊雷,劈开了两人之间因过度“懂事”和“保护”而筑起的无形壁垒。吴金浩怔怔地看着她,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,他自以为是的“不添麻烦”,反而可能成为他们之间最大的麻烦。
“对不起…”他低声道,带着真诚的懊悔,“我…我错了。我应该早点告诉你。”
“知道错了就好。”袁悠缘的嘴角终于扬起一丝释然的弧度,“现在,把你的方案发给我!立刻!马上!袁博士虽然搞不定甲方爸爸的喜好,但帮你看看结构合理性、逻辑通顺度,抓抓错别字,还是绰绰有余的!还有两天,我们…一起冲!”
“一起冲!”吴金浩的眼睛瞬间亮得惊人,连日来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。他手忙脚乱地操作电脑,将竞赛方案的PDF、效果图、说明文档一股脑地通过邮箱发了过去。
**“星光走廊”的静默被打破,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高效协同。**
接下来的西十八小时,成了“跨洋作战室”的极限冲刺。
波士顿的深夜变成了S市的白天。袁悠缘暂时将MIT的模型难题放在一边,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吴金浩的方案中。她利用自己的逻辑思维优势,快速梳理文本结构,指出几个概念表述模糊的地方,甚至帮他优化了成本估算部分的表格呈现。她像个最严格的审稿人,在PDF上用高亮和批注密密麻麻地写下建议。
> **袁悠缘:[批注截图]**
> **袁悠缘: 第7页,这个模块组装流程图的箭头指向有点歧义,建议用颜色区分前后步骤。**
> **袁悠缘: 成本估算表里,人工费单价是不是参考了去年的标准?我查到S市今年建筑工人日薪普遍涨了5%-8%。**
> **袁悠缘: 概念阐述部分,‘记忆活化’这个词有点虚,建议后面紧跟一个具体的小例子,比如‘通过居民口述历史墙(模块A-3)实现’。**
吴金浩则像打了鸡血,根据袁悠缘的批注飞速修改。他惊喜地发现,袁悠缘的视角总能切中他忽略的细节,让整个方案显得更专业、更落地。两人在网易云“一起听”里放着激昂的《Victory》或《Hall of Fame》,通过微信语音实时沟通,效率高得惊人。
> **吴金浩: 收到!箭头己改!**
> **吴金浩: 人工费己更新!悠缘你真是我的数据小能手![膜拜.jpg]**
> **吴金浩: 例子加好了!你看这样行不行?[修改稿截图]**
> **袁悠缘: 完美!这个例子瞬间就实了!**
> **袁悠缘: 整体逻辑现在非常清晰了!金浩,你的创意核心真的很打动人!加油!**
在提交截止前的最后一小时,吴金浩终于将最终版方案成功上传。他瘫倒在椅子上,感觉身体被掏空,但精神却异常亢奋。他看着屏幕上“提交成功”的提示,长长地舒了一口气,然后迫不及待地拨通了袁悠缘的视频。
屏幕接通,两人都顶着硕大的黑眼圈,头发凌乱,脸上是掩饰不住的疲惫,但眼中却闪烁着同样明亮的光芒——那是并肩作战后的默契与成就感的辉光。
“袁博士,”吴金浩的声音带着劫后余生的沙哑和浓浓的感激,“没有你,这方案绝对拿不出手!大恩不言谢!”
“少来这套,”袁悠缘笑着揉了揉酸胀的眼睛,“别忘了,你的灯塔,也是我的灯塔。赢了奖金,记得请我吃波士顿龙虾!”
“必须的!管够!”吴金浩拍着胸脯保证,随即又认真地看着她,“悠缘,谢谢你。不只是谢你帮我改方案…谢谢你…没有放弃我。”最后几个字,他说得很轻,却重若千钧。
袁悠缘心头一暖,所有的疲惫似乎都值得了。“说什么傻话。我们是签了‘守则’的战友。”她顿了顿,想起自己这边的困境,眼神黯淡了一瞬,“其实…我这边…”
“你那边怎么了?”吴金浩立刻敏锐地捕捉到她的情绪变化,坐首了身体,“是不是那个模型?还是那个陈师兄又搞什么幺蛾子了?”
袁悠缘犹豫了一下,但想到刚刚打破的“静默壁垒”,想到他坦诚的脆弱,她决定不再独自硬撑。她将自己模型思路疑似被“借鉴”的疑虑、导师施加的巨大压力以及内心的焦虑和孤独感,缓缓道出。
吴金浩听着,眉头越皱越紧。等袁悠缘说完,他沉默了几秒,然后斩钉截铁地说:
“悠缘,听我说。第一,你的思路绝对是原创的!这点我百分之一万相信你!那个姓陈的,就算他真偷了你的想法,他也偷不走你的脑子!你能想出来第一次,就能想出来第二次、第三次,而且一次比一次好!”
“第二,导师要‘颠覆性证明’,那就给他颠覆!别怕错!就像我这次搞竞赛,不也是豁出去赌一把?大不了推倒重来!你可是袁悠缘!当年解奥赛难题的劲头呢?”
“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,”他的眼神透过屏幕,带着无比坚定的力量,“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!你的‘星光走廊’后勤保障部长兼头号粉丝在此!需要骂人解压?需要一起听歌打气?还是需要我画个诅咒陈师兄的小漫画?随时待命!记住,‘灯塔守则’第二条:信任与成长契约!我信你能搞定,你也必须信自己!”
吴金浩的话,带着他特有的首白和热血,像一股强劲的暖流,冲散了袁悠缘心中积压的阴霾和孤立感。是啊,她不是一个人。她的身后,有一座为她而亮、永远相信她的灯塔。
“嗯!”袁悠缘用力点头,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,“我明白了!谢谢…我的头号粉丝兼后勤部长!”
视频挂断。袁悠缘靠在椅背上,看着窗外波士顿渐渐泛白的天空。疲惫依旧,但心头却前所未有地踏实和充满力量。她点开建模软件,看着屏幕上那个停滞的模型,眼神变得锐利而专注。
她不再去想陈师兄可能的“借鉴”,不再去恐惧导师的“颠覆性”要求。她清空杂念,只专注于问题本身。量子纠缠网络的思路…异常信号的频率关联…也许…可以引入混沌理论的非线性扰动?一个大胆的、甚至有些疯狂的新念头,在她脑海中悄然萌发。
与此同时,S市的晨光透过窗户,洒在吴金浩疲惫却满足的睡颜上。竞赛的结果尚未可知,职场的困境依然存在,袁母的压力也并未消失。但这一次,他不再感到孤立无援。他证明了向爱人袒露脆弱并寻求帮助,不是软弱,而是让连接更加紧密的力量。他带着对结果的期待和对袁悠缘的承诺沉沉睡去,梦中,那座“归途灯塔”的光芒,似乎穿透了遥远的距离,变得更加清晰和温暖。
静默后的惊雷,炸开了隔阂的坚冰,也惊醒了沉睡的勇气。风暴依然在各自的航道上肆虐,但两艘星舰的灯光,在穿透迷雾后,重新校准了彼此的方位,以更紧密的编队,迎向光年之外的未知风浪。灯塔的光,在风暴中摇曳,却从未熄灭,反而在共同的守望中,燃烧得更加炽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