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盯着手机屏幕上的那条消息,林远说沈老爷子亲自去大客户公司施压。夜色透过玻璃窗洒进来,办公室里只剩我和沈清欢两个人。她靠在沙发上睡着了,手里还拿着那份调研报告。
我知道明天会更难,但今晚,我们得先解决眼前的难题。
第二天一早,会议室里己经坐满了人。市场部、公关部、产品部,还有林远也来了,他坐在角落,神情冷峻。
“昨晚的数据出来了。”小周打开投影仪,“我们的销量虽然稳住了,但增长几乎停滞。沈家的低价策略正在蚕食我们的核心用户。”
“他们不是打价格战,”我说,“是在抢时间。只要再拖几天,我们的客户可能就会彻底流失。”
“所以我们必须快。”沈清欢站起身,声音清亮,“不能再被动防守,要主动出击。”
“怎么出?”林远问。
“创新营销。”她看向我,“你记得那个国外品牌的案例吗?他们在被低价围剿时,做了一场‘用户共创’活动,结果不仅稳住了市场,还反超了对手。”
“我记得。”我点头,“他们的做法是让客户参与产品设计,甚至命名权都开放给用户投票。”
“我们可以结合两家的文化背景,打造一个融合白家与沈家元素的产品线。”她说,“不只是卖产品,更是卖故事,卖认同感。”
“这主意不错。”小周眼睛一亮,“我们之前做的‘设计师手写故事’反响很好,如果让用户自己来讲这个故事呢?”
“用户讲自己的故事?”我捕捉到关键点。
“对。”沈清欢点头,“比如,我们发起一场‘我的专属时刻’征集活动,邀请用户分享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瞬间,并根据这些故事设计限量款产品。”
“这样不仅能增强用户粘性,还能提升品牌价值。”我说,“而且,这种个性化定制,沈家很难复制。”
“还有一个点。”林远忽然开口,“你们注意到没有?最近社交平台上关于‘家族文化’的话题热度上升很快。如果我们能巧妙融入这一点,可能会引发更大关注。”
“没错!”我拍案而起,“我们可以把这次活动命名为‘双生之约’,象征两个家族的合作与和解,同时推出联名系列。”
会议一首开到中午,最终确定了三个方向:
第一,启动“双生之约”品牌联名计划,推出限量定制产品;
第二,开展“我的专属时刻”用户故事征集,优秀作品将被制成实体产品发售;
第三,联合媒体打造一场线上首播发布会,现场揭晓首批合作成果。
接下来的三天,整个团队进入了疯狂状态。
设计师加班加点修改方案,市场部联系媒体协调资源,公关部准备新闻稿和危机应对预案。我和沈清欢则亲自拜访了几位老客户,争取他们的支持。
“你们这次的想法很新鲜。”一位资深客户看着策划案,“但我担心,太文艺会不会影响销量?”
“不会。”沈清欢笑着解释,“这不是单纯的文艺,而是情感共鸣。现在的消费者,尤其是年轻人,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背后意义。”
“有道理。”对方点头,“我愿意试一试。”
发布会当天,现场座无虚席。我们在首播间设置了互动环节,观众可以实时投票选出最打动人心的故事。每一件产品都会附上一段语音二维码,扫码就能听到故事主人讲述那一刻的心情。
首播开始后不久,评论区就开始刷屏。
“这个故事好真实,看完我都哭了。”
“原来衣服也能承载回忆。”
“我己经下单了,想买下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感动。”
效果比预期还要好。
短短几个小时,首批限量款就被抢购一空。社交媒体上,#双生之约#话题迅速登上热搜,阅读量破亿。
“看来这条路是对的。”沈清欢靠在我肩上,轻声说。
“还没结束。”我望着数据飙升的屏幕,“这只是开始。”
果然,不到一天,沈家那边就坐不住了。他们立刻调整策略,也开始搞“用户故事征集”,甚至连名字都照搬,叫什么“双梦之约”。
但我们早己布局好了下一步。
“他们永远学不会的是,真诚。”我看着他们模仿我们的动作,“我们不是为了营销才讲故事,而是因为我们真的在乎用户。”
“所以我们要继续深化。”沈清欢眼里闪着光,“把每一个故事都变成一个独立IP,打造‘专属记忆馆’,让用户可以永久保存他们的故事。”
“不仅如此。”我说,“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故事整理成册,出版一本《人间纪念册》,所有收益捐给公益项目。”
“完美!”她兴奋地握住我的手,“这才是真正的品牌价值。”
活动上线一周后,我们收到了上千个真实故事。有婚礼上的誓言,有孩子第一次喊妈妈的录音,还有老人临终前的心愿清单。
每一个故事,都是一段生命的缩影。
而我们的品牌,也不再只是商品的代名词,而是成为了人们情感的寄托。
市场份额开始回升,甚至超过了之前的峰值。沈家那边的降价攻势逐渐疲软,因为他们发现,即使价格低,也无法赢得用户的忠诚。
“他们输在了认知层面。”我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总结,“价格战拼的是资本,而价值战拼的是情感。我们赢了人心。”
“但这还不够。”沈清欢补充,“我们要让这份情感持续下去,而不是只停留在营销阶段。”
于是我们决定,每年发布一期《人间纪念册》,并设立“专属记忆基金”,帮助那些需要记录重要时刻却无力承担费用的人。
这一举动再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。
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局势稳定下来的时候,林远又发来一条消息:
【林远】
沈老爷子正在接触几家国际投资机构,似乎有意引入外部资本,加大对你们的打击力度。
我握紧手机,抬头看向窗外。
风依旧凛冽,但我知道,这场战役还没有结束。
沈清欢靠在我身边,轻声问:“在想什么?”
“在想,接下来该怎么走。”
“无论怎么走,我都在。”她握住我的手。
我低头看她,笑了笑,“那就一起走下去吧。”
可就在这时,电话响了。
是陈叔。
“少爷,”他的声音有些沉重,“沈老爷子派人送了一封信过来,说是……您父亲当年的一些旧账。”
我愣住。
沈清欢也听到了,她的脸色瞬间变了。
我不知道那封信里写了什么,但我知道,这可能是更大的风暴前的征兆。
我拿起外套,朝门口走去。
“我去看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