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真的假的?”李伟成半信半疑的盯着他。
“这我还能骗你,不信你去打听一下,就知道了。”程老三信誓旦旦的道。
李伟成脸色一变,连牌都不打,起身着急忙慌的离开。
程老三心道成了,嘴角勾起一丝耐人寻味的笑,不过很快隐去。
黄毛自从程老三说话就一首关注他,所以很快就发现了他的变化,若有所思的想着,三哥这是又打什么歪主意。
绿毛没有注意到,一脸急切的道:“三哥,你把这好事跟他说干啥,咱们偷偷弄一批卖多好,现在又来一个分钱的。”
“你懂个屁,东西是那么好偷的?”
程老三骂了句,看着跟了自己这么多年的小弟,心又软了下来,语气缓和的解释道:“你想想要是你家有这么值钱的东西,你会咋办?”
“那还用说,我天天睡在地里守着。”绿毛想都不想的道。
说完绿毛反应过来,佩服的看着程老三。
要是像自己那样傻了吧唧的首接去偷,被当场抓住还能有他们好果子吃。
程老三对这种目光很是受用,飘飘然的接着说道:“所以我才特意借今天的机会,把事情说出来,就是想让李家村离开的那些人回去闹,这样我们才有机会。”
“那三哥我们啥时候动手。”黄毛追问道。
“别急,等他们闹起来,就是我们的机会。”
李伟成急匆匆的回到家,将打听到的事情跟李建忠说了一遍。
这事虽然没有传开,但是仔细打听还是能得到一些的,准不准就不好说了。
李建忠狐疑的看着眼前不着调的儿子,沉吟一会道:“明天你跟我一起回李家村看看,要是敢耍我,小心你的皮。”
“爸,放心吧,这事我哪敢骗你。”李伟成缩了缩脖子心虚道。
他心中祈祷程老三你最好说的是实话,不然老子不好过,你也别想消停。
第二天,凌晨两点许平川带人如约而来。
早就收到信的李家村村民,在田间地头等着。
李悠然带着许平川几人来到地里笑着道:“许班长,老样子你随便抽查。”
许平川摆摆手:“不必了李老弟,我信的过你,让大家采摘过秤吧。”
李悠然感激一笑,点头道:“好。”
大家伙喜笑颜开的向地里走去,李建军却异常严肃的嘱咐道:“大家都听好,挑好的装,那些歪瓜裂枣留着自家吃,人家信任小七,咱别给小七丢人。”
“村长你放心吧,咱不干那损人不利己的事,大家心里都有谱。”
“就是,咱李家村不干那生儿子没的事。”
“对,只要有一个不好的掺和进去,这批蔬菜我白送。”
听到村民话的许平川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好感:“李老弟,你们村的人真是淳朴,这种人越来越少了。”
“这也是我为什么,辞去工作心甘情愿回到村子的原因之一。”李悠然骄傲的点头道。
“许班长,走跟我去家里吃点饭,这次你可不能拒绝。”
“好,李老弟那就麻烦你了。”许平川痛快的答应下来。
李悠然带着许平川几人回到家,将几人让到桌上,他去厨房将夏小茹炖好的鸡端了出来。
菜很简单一盆小鸡炖蘑菇,几碟咸菜,加上一簸箕馒头。
除了许平川,其他五人话都很少,几人不用让,抓起馒头大口吃了起来。
鸡肉滑嫩鲜香,有嚼劲,蘑菇哏啾,越吃越是收不住嘴。
盆光,碟光,簸箕光,三光之后。
墩子几人将桌子收拾干净后,去村口称重装车。
“李老弟,你们村养的鸡真香,有没有卖的?”许平川问道。
“许班长,你要吃我送你两只就是,还买什么?”李悠然道。
“李老弟你想哪里去了。”许平川一愣接着笑道:“我是问问你们村有没有卖的,我都收。”
“许班长,你不是只收水果和蔬菜吗?”李悠然不解的看着他。
“谁跟你说,我只收果蔬了?”许平川疑惑的道。
李悠然“……”
当初他在批发市场看到许平川卖水果和蔬菜,以为他只收这两样,看来是他误会了。
“那感情好,我给你问问?相信大家伙更愿意卖给你。”李悠然道。
许平川点头看了看时间,起身道:“走李老弟,该去给大家结账了。”
两人来到村口,正好乡亲们帮着装完车,墩子递过来一张单子,许平川接过,李悠然瞄了一眼发现这回各家都差不多。
许平川没有废话,当场转账。
“叮。”
“叮。”
到账提示短信响起,大家掏出手机查看,这次大家伙比第一次镇定了很多,不过还是兴奋的双手颤抖。
“爸,你别哆嗦,晃来晃去的我有点眼晕。”李伟文冲着李显贵不满的嘟囔道。
“小兔崽子,给你好好瞧瞧。”李显贵心情愉悦的将手机递给他道。
“嘶~,七十万,真能赚这么多啊。”李伟文倒吸口凉气低声惊呼。
不止是他,村里回来的年轻人都震惊的目瞪口呆。
当初听家里说还当做传言,加上工厂减薪不好混,所以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回来。
此刻,亲眼见到怎能不喜出望外,个个喜笑颜开,忘乎所以。
“李老弟,那我就先走了。”
“好,许班长路上慢点,注意安全。”
李悠然目送许平川几人开车离开,就听到身后响起脚步声。
还没等他转身,李悠然被李伟文从后面一把抱了起来。
接下来李伟树,李维柱,李伟海等年轻一辈都围了过来,将李悠然抬起高高抛向空中。
“哈哈,哈哈。”李悠然畅快的大笑。
“哦。”
村里的年轻人满脸敬佩的看着空中比他们还小几岁的李悠然,情不自禁的大喊着发泄心中激动的情绪。
此刻他们心中再也没有一丝怀疑,满满的都是对李悠然心悦诚服。
老一辈见到这热闹的场面脸上露出开怀的笑容,尤其是李拥胜老两口用喜极而泣都不为过。
妇女们感性的抹了抹眼眶感叹道:“真好啊,好久都没这么热闹了,多亏了小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