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章 西川雨夜·铃音如血
创作起因:怎么说哩,一首对原著郭襄的结局感到不忿。
终其一生,她真的很凄凉。既没有成为父母想要的模样,也没有成为自己想要的模样。前半生是烈火烹油的江湖明珠,是浸在蜜罐里的琥珀,每一寸光阴都被镀上金边。想想,老爹武林盟主,武林单挑第一,老妈一呼万应,武林群殴第一。她自然是武林小公主,江湖新一代女侠。然襄阳一破,所有童话的糖衣霎那间被撕碎,后半生立刻化作飘零江湖的断肠孤鸿,惨目人睹:她救不回父母,赶不走蒙古铁骑,得不到杨过的爱,耗尽二十年踏遍中原寻找屠龙刀,西十岁在峨眉金顶斩断青丝,看似大彻大悟的转身,实则是选择输给命运。
记得十六岁风陵渡口初见杨过,那场照亮襄阳夜空的烟火盛宴,小时候看到电视剧觉得好美好,好幸福。那时候不知道那竟是她人生最后的光明。后面的命运全TM是黑的。我很纳闷为什么郭靖黄蓉要让她活着?为什么杨过要让她生日那么开心??看着她,就像看着一个不知道自己得了白血病的邻家女孩对着你天真的笑。
很多人命运不好是咎由自取,比如李莫愁。可她不是蹉跎自误,纯粹就是天收拾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故事背景:襄阳城破,郭襄远在西川,躲过浩劫。正巧路上救了被乱军冲散的蒙古王子真金。郭襄便欺骗真金自己是他大哥帐下的奴,想跟蒙古王子回大帐,趁机刺杀大汗忽必烈。
正文:
半月前途经峨眉,云雾缭绕间青松如盖,美不胜收。
郭襄立于山腰古刹的檐角下,恍惚间竟生出在此开宗立派的念头:峨眉山-峨嵋派。
这灵秀险峻之地恰似为她这愆期之女量身打造,既远离中原战火,又能俯瞰群山万壑。
山风掠过她素白衣襟,腕间银铃叮咚,恍如大哥哥仍在身后唤她:"襄儿莫怕,江湖虽大,总有一处容得下侠骨柔肠。"
茶馆里依然喧闹,郭襄的衣上水珠滚落,混着不知是雨是泪的湿痕。
清晨,她在成都府的城墙上,亲眼看见衙门贴出的告示——"襄阳等地尽陷胡尘"。
她突然读懂三月前太师父眼底的霜色,她记起自己当时踢破了襄阳城百安酒肆的大酒缸,满地是酒,对着快百岁的太师傅大发雷霆:"什么破经书非要我送!瞎子太师父自己怎么不去巴蜀!死瞎子,臭瞎子"。
瞎子太师傅只是一个劲笑着:“这酒真香。”
郭襄这时指尖触及告示上"襄阳"二字时,那些拓印的墨痕突然蠕动爬行起来,分明是三月前太师父空荡的眼眶里,凝着冰碴的浊泪在爬行。
所谓护送道家经典入川,不过是给郭家留下一粒火种。
青石板上雨珠迸溅如断线珠,腥气裹着蜀地特有的茶叶味钻入鼻腔。
茶馆竹帘忽被狂风撕开,跑堂汉子猛然扑了进来,血沫从唇角溢出:"江面浮尸百里!怯薛军的铁甲战船正撕开长江漕道,怕是要往我们这来了!"
邻桌老兵喉头滚动着痰音:"龟儿子,当年蒙哥鞑首的脑壳断在钓鱼城,如今改走长江漕运,是要拿咱们蜀地给他们的大汗祭旗哦!"
人群如惊雀般哗地西散奔逃,溅起的泥浆混着雨水,在青砖地上洇开暗色涟漪。
郭襄踉跄的踏出茶馆。
暮色渐浓,山道上忽闻马蹄急声。
抬眼望去,但见一少年将军披着雪狐裘,腰间弯刀映着血红的晚霞。
那眉眼轮廓,竟与大哥哥年轻时有几分相似。
"娜仁姑娘。。"少年猛勒缰绳,黑马前蹄扬起半人高的尘浪,铁蹄纹饰在斜阳下泛着冷光。
郭襄屈膝半蹲,指尖掐进掌心,将丐帮叔叔些教的"讨饭经"念得字正腔圆:"奴家贱命,惊扰了王爷。。"声音甜软得能滴出蜜来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夜雨如幕,她跪伏在淤浆横流的泥沼中为少年牵马。
"王爷可曾听闻郭靖郭大侠?"郭襄忽而抬首时,睫羽凝着冷雨,瞳孔深处却映着雨幕中忽明忽暗的幽光。
少年眉峰微蹙:"当年襄阳城若易破,穆宗陛下何需征罗斯?"
他语调渐沉,马镫轻叩作响:"七十年前斡罗思诸部的雪原上,曾伯祖父的玉龙纛掠过罗斯基辅城头,钦察草原的晨雾里还回荡着拔都汗的金号角。那时蒙古铁骑的马蹄能踏碎亚得里亚海的浪花,阿拔斯王朝的御商捧着银币跪拜在旭烈兀的马前。如果不是因为襄阳城固若金汤,如今南宋这点残山剩水竟能配我大蒙古皇帝御驾亲征?"少年攥紧缰绳,指节在牛皮手套下泛出青白:“郭靖,也算大英雄也!”
郭襄默然。
“话说,我还得叫郭靖为曾伯祖。当年他跟我曾祖汗是结义兄弟,你们年轻一辈的奴肯定不知道。
雨幕中,少年呼吸声渐渐绵长,喉间鼾声渐沉,鼻息间混着西域乳香的暖意,雨珠顺着刀镡的云雷纹蜿蜒而下,在少年玄甲上蚀出细密银痕。
郭襄坐在一旁,袖中素手悄然旋动蛇形毒镖:"话说,按辈分你该叫我声“小姨”,可这声'小姨',你小子可万万叫不得。"
她唇畔笑意如淬毒的冰棱,眼底寒芒却倏地凝成火。
她缓缓起身,眼底掠过寒芒:"叫错了辈分,可是要掉脑袋的。"
少年胸腔有规律地起伏,她忽地插镖回鞘,低声自语:“本欲把你交给朝廷,但我要跟你去蒙古,杀忽必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