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班明朗那充满期待、甚至带着点“你不收就是看不起朋友进步”的执拗眼神,梁澄感到一阵头大。
“这也太多了,我拿两包庆祝就行!”梁澄和他打着商量。
首接拒绝好像太不近人情,毕竟人家是打着“朋友庆祝”的旗号。
还没等班明朗回答,他旁边那个一首搭着他肩膀的同学笑嘻嘻地插话了:“同学,你就别推辞啦!明朗他真不爱吃这些零嘴儿,这都是他特意给你挑的!你就都拿着呗!”
梁澄看着班明朗那“你看我兄弟都这么说了”的真诚眼神,再看看他朋友那笑容。
“好吧好吧!”她妥协,伸手接过了那个沉甸甸的袋子,感觉手臂都往下坠了坠。
她抬起头,对班明朗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:“班明朗,恭喜你啊!考得这么好,真的太厉害了!继续加油!”
班明朗听到梁澄的肯定,尤其是那句“太厉害了”,脸上顿时乐开了花,嘴角几乎要咧到耳根,连声说着“谢谢”。
“梁澄同学,我们加个QQ好友吧!”班明朗趁热打铁,语气带着期待。
“啊!我现在没带手机。”梁澄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。
“没关系,你把QQ号抄给我就行。”班明朗不放弃。
“你等会。”梁澄快步回到自己座位,刷刷刷写下一串数字,利落地撕下那页纸,又拿给在教室外等着的班明朗。
班明朗把纸张折好放到校服口袋,心满意足地拍了拍好兄弟的肩膀:“走了走了!”
两人勾肩搭背,像打了胜仗似的离开了。
梁澄回到教室,开始分零食。
她先选出几样林晓晓爱吃的放到桌面上。
然后,她又仔细翻找了一会儿,挑出几包看起来不那么甜腻、偏咸口的饼干和坚果,拿给陈默。
不知是不是梁澄的错觉,她感觉陈默接过东西时,脸色似乎比平时更冷峻了几分,眼神也淡淡的。
谁惹他了?
林晓晓哼着歌从厕所回来时,一看到自己桌上那堆好吃的,眼睛瞬间亮了。
“哇!这些哪来的?”
“班明朗给的。”梁澄言简意赅,继续埋头整理那座“零食山”,等大课间给汤友卉送些过去。
“哈?他又来投喂你啦?”林晓晓挑眉,一边麻利地撕开一包薯片,一边凑近梁澄,眼神立刻变得八卦兮兮。
梁澄:“他这次考试进步很大,买了吃的非说要让我一起庆祝,推都推不掉。”
“噢——!”林晓晓拖长了尾音,那声“噢”拐了十八道弯,充满了了然和浓浓的调侃意味。
晚上回到家,梁澄刚打开手机,屏幕上就跳出了班明朗的好友申请。她指尖一点,通过了申请。
立马收到一个熊猫表情包。
两人聊了两句。
梁澄:[我要去做作业了。]
班明朗:[好,不打扰你了,我也做作业去!加油!]
时间滑到西月,空气里都浮动着春末夏初的躁动因子。
学校打算五一举办校十佳歌手比赛。
班会上,文娱委员席玲站在讲台前,元气满满地挥舞着报名表:“同学们!重磅消息!校十佳歌手大赛开始报名啦!这可是我们高二党能在学校舞台撒欢儿的最后一次文化活动了!明年高三可就没我们的份了。有想参加比赛的来我这里报名啊!报名时间截止到这周五。”
班主任宋含也在一旁补充,鼓励大家在学习之余,积极展示才艺,丰富校园生活。
“诶,你参加吗?”趁着宋含在讲台强调纪律的间隙,林晓晓用手肘轻轻撞了撞梁澄,小声问,眼睛亮晶晶的,显然动了心思。
梁澄想也不想摇头道:“我五音不全,去参加歌唱比赛那不是给人提供笑料吗!”
林晓晓立刻脑补出梁澄在台上“鬼哭狼嚎”的画面,一个没忍住,“噗嗤”一声笑了出来,赶紧用手死死捂住嘴,肩膀一耸一耸地抖了半天才憋住。
她好不容易止住笑:“等下课我就去找席玲报名。”
林晓晓很喜欢唱歌。
“必须可以啊!”梁澄立刻捧场,“你唱歌是真的好听,肯定能进决赛,到时候我扛着荧光棒去给你摇旗呐喊!”
一下课,林晓晓就给自己报了名。
班里算上她一共两人报名,之后的每周她们都会去文化室参加竞演。
全校参加比赛的有大几十人,能上台表演的只有二十个节目,其他的都会被事先淘汰掉。
林晓晓去参加第一次竞演回来后,和梁澄说她看到班明朗了,他也报名了歌手比赛,唱歌还很好听。
梁澄没太在意,应了一声,注意力很快被林晓晓描述的竞演现场其他趣事吸引了过去,两人又叽叽喳喳地聊开了。
时间转眼到了“五一”前一天。
下午放学铃声一响,一年一度的“校园十佳歌手”决赛将在操场上拉开帷幕。
由于是放学后的自由活动时间,学校并未强制要求观赛,去不去全凭自愿。但高中学习生活本就紧张枯燥,难得有这样的大型文娱活动,大部分同学都兴致勃勃地选择了留下看热闹。
操场给每个班级划分了一小块区域,同学们可以拿着椅子去看演出。
梁澄此刻正和同学们拎着椅子往操场走去,找到贴着班级标签的位置后,大家挨挨挤挤地坐下,很快便融入了一片喧嚣的人声和此起彼伏的笑闹声中。
“来来来,每人一根,给咱们班林晓晓加油助威!”席玲抱着一个大纸箱,笑容满面地在同学们中间穿梭,挨个分发着荧光棒。
这是用班费统一采购的,为了节省开支,还特意和邻班一起搞了个小批发,算下来一根才一块钱左右。
这么便宜,同学们自然没有异议。
操场前方临时搭建的舞台上,广播站的同学正忙着调试音响和几样简单的乐器,调试音和麦克风的啸叫声不时响起。
梁澄起身,悄悄溜到给选手们做造型的演播室。
她寻找林晓晓的身影。
很快,她的目光定格在一个熟悉的背影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