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番话让易中海一时语塞,他没想到何雨柱如此伶牙俐齿。
仔细一想,确实没人乐意被人叫傻子。
易中海收敛了些怒气,语气缓和下来:"对不住,看你父亲总这么叫,我也跟着叫习惯了。
以后不会再这么叫你了。"
何雨柱也放缓了语气:"一大爷,现在就我和妹妹相依为命,父亲又不管我们。
谁都能随便叫我傻子可不行。
也就您是长辈,换作别人,我肯定不答应。"
易中海知道何雨柱不好惹,虽然心里窝火,
脸上还是挤出笑容:"放心,我跟院里的人说一声,让大家都注意点。"
何雨柱礼貌地点了点头,语气客气地说道:
“那就有劳一大爷了。不知您找我,究竟是有什么事呢?”
易中海顺着话题问道:
“你这次回西合院,是打算留在家过年吗?”
何雨柱耐心地解释道:
“不是的。马上就要过年了,家里一点年货都没准备。
我打算在鸿宾楼过年。但这里毕竟是家,不能一首不管,所以回来打扫一下,完了就带雨水回去。”
听了这番话,易中海在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。
他心里明白,何雨柱手头并不宽裕,如果回来过年,自己多少得表示表示。
但嘴上却依旧一副关切的模样:
“原来如此。柱子啊,在那边一定要听你师父的话,专心学手艺。
掌握一门手艺,以后的日子才有保障。”
面对易中海表面和蔼、实则暗藏算计的态度,何雨柱虽然心里清楚,但也不能当场撕破脸。
毕竟,即便看穿了对方的心思,在当前的情况下,他也只能维持表面的和睦。
何雨柱回应道:
“我记下了,多谢一大爷关心。我肯定会用心学习。
对了,一大爷,您还有别的事吗?
家里太久没人管,连做饭的条件都没有。
我得赶紧收拾完回去,不然就要饿肚子了。”
听到这番话,易中海心中暗自窃喜。
他一首期望何雨柱能陷入生活的困境,因为只有让何雨柱在生活中遭遇难题,才更容易对其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掌控。
不过,易中海并未将真实想法显露出来,只是轻轻点了点头,说道:
“行,那你先去忙吧。”
看着易中海渐行渐远的背影,何雨柱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,长长地呼出一口气。
他心里明白,一旦被易中海盯上,今后的日子必然不会轻松。
但何雨柱并不知道,实际上他早己被易中海列入算计的对象名单之中。
易中海和阎埠贵截然不同,阎埠贵算计人通常只追求眼前的小利,若计划不成也就作罢;
而易中海则有着长远的盘算,一旦选定目标,就会精心策划布局,试图主宰对方的人生轨迹。
当然,即便何雨柱了解到这一点,或许也不会过分在意。
现在是 1950 年,很快就要迎来 1951 年。
目前,易中海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贾东旭身上,何雨柱只是他的备选目标。
起初对何雨柱的算计,追根溯源其实是聋老太太的想法,易中海不过是按照她的意思行事。
不过,聋老太太这么做并非出于恶意,相反,她是真心希望何雨柱能有个好前程。
聋老太太一心盼着何雨柱能够成家立业,延续何家的香火,过上安稳幸福的生活。
在原著中,一大妈悉心照料了聋老太太的后半生,从 1950 年一首到 1973 年,整整二十多年的时光。
即便如此,聋老太太临终之际,还是把自己的房子留给了何雨柱。
何雨柱平日里只是偶尔给聋老太太做顿饭,背着她出去散散步。
尤其是在贾东旭去世后,何雨柱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秦淮茹,几乎无暇再照顾聋老太太。
但聋老太太始终偏爱何雨柱,事事都为他考虑周全。
聋老太太让易中海算计何雨柱,出发点是为了何雨柱的未来着想。
她清楚易中海没有亲生子女,如果能让何雨柱给易中海养老送终,那么易中海的一切最后都会归何雨柱所有。
而且易中海有手艺,工资收入也不错,何雨柱只要尽到孝道,就能获得这些。
只是聋老太太没有料到,自己为何雨柱精心谋划的一切,最终却便宜了秦淮茹。
不过,那些都己是原著里的情节了。
现在的何雨柱,灵魂来自现代社会。在现代,他见过形形色色的人,也经历过各种各样复杂的套路。
他深知,无论别人多么强大,都比不上自己拥有真才实学来得踏实可靠。
而且,新中国刚刚成立,距离原著故事开始还有十几年的时间。
何雨柱现在才十五岁,未来充满无限可能,年轻就是他最大的资本和优势。
收拾好房子后,何雨柱高声喊道:
“雨水,雨水!”
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。
何雨水迈着小短腿快速跑了过来,喊道:
“哥!”
看着何雨水玩耍后通红的小脸,何雨柱说道:
“雨水,哥收拾好了,咱们走吧。家里没煤,太冷了,咱们回饭店那边去。”
何雨水懂事地点了点头,和小伙伴们一一告别后,便跟着何雨柱离开了。
大院里的邻居们看到何雨柱离去,都暗暗松了一口气。
在那个年代,大家都不想和何家产生过多牵连,毕竟都知道何家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。
走到大院门口,何雨柱把阎埠贵的袋子递了过去,说道:
“三大爷,您的袋子,谢谢您了!”
何雨柱手里还提着一个袋子,这不过是用来迷惑众人的幌子。
阎埠贵以为何雨柱把书放在了自己的袋子里,便问道:
“柱子,要走啦?”
何雨柱点头回应:
“三大爷再见,提前给您拜年了!”
说完,何雨柱就带着何雨水离开了。看到他们走了,三大妈走出来,问阎埠贵:
“老头子,柱子走啦?”
阎埠贵点了点头,说道:
“是啊,走了,两个可怜的孩子。”
三大妈感慨道:
“这世道,谁活着都不容易,咱们管好自己就行了。”